(人物誌) 華人建築大師 貝聿銘

  如果曾於一萬年前到訪地球的外星人如今重臨,他首先會發展很多都市、很多高聳的建築物,大異於一萬年前。建築物是人類文明的重要象徵之一,是起居生活、工作、休閒玩樂的場所。中國人對世界文化多方面都有貢獻,如要數建築設計,代表人物首推建築師貝聿銘。他的設計遍佈世界,也享譽全球。今天我們欣賞著世博各國展館設計的同時,也看看貝聿銘如何為建築文化帶來一件又一件的精彩作品。



受蘇州庭園影響
  著名美籍華裔建築師貝聿銘,1917年生於廣州,家族為蘇州名門。父親貝祖貽曾任中華民國中央銀行總裁,也是中國銀行創始人之一。貝聿銘從小就隨父親在廣州及香港生活,到了二十年代,貝父出任中國銀行上海分行主管,舉家遷居上海。因上海距蘇州不遠,祖父貝理泰便要貝聿銘每年夏天都到蘇州祖家。自此,貝聿銘才開始了解家鄉,在家族庭園獅子林度過了幾個夏天。園中的假山、山洞、石橋、池塘和瀑布引起他的無限幻想,更影響了他日後的建築設計風格。他認為蘇州的庭園是為文人墨客而設的,庭園的設計令他意識到人與自然共存的關係,更悟出家庭的真義  內聚力和歷史。


在新舊文化夾縫中成長
  雖然與蘇州有深厚關係,貝聿銘成長的時間大部份還是在上海。當時上海比香港先進,有「東方巴黎」之譽。陪伴貝聿銘中學時代的,是上海的國際化、新思想。他接觸新的建築、藝術及生活方式,在既精彩又腐敗的世界學到了好的和壞的。蘇州的房子高一至三層,但當時上海已在建高十層、二十多層的大樓,讓貝聿銘看見未來,愛上建築。然而,貝聿銘還是在傳統中國家庭中長大,蘇州的祖父讓他學到中國傳統觀念,接受儒家思想及道德倫理的教育。他記憶中的蘇州,人人互相尊重,以誠相待,人際關係是生活的重心,令他更深的感受到生活與建築之間的關係。


美國奠定基業
  年輕的貝聿銘曾打算到英國留學,但因受荷里活電影中的美國輕鬆生活方式吸引,解放了中國傳統思想為生活各方面帶來的約束,結果在1935年,十八歲的貝聿銘遠赴美國,先於賓夕法尼亞大學攻讀建築學,後轉往麻省理工學院,1940年取得建築學士學位,並於1946年取得哈佛大學建築碩士學位。畢業後,懷著愛國心的貝聿銘本打算回中國貢獻,但因內戰關係,貝父忠告他留在美國,自此繼續在當地發展,更於1954年歸化為美國公民,1955年成立I.M. Pei & Associates聯合事務所。因此,他的作品主要可見於美國,歷來逾百件大型建築中佔約一半,如科羅拉多州國家大氣研究中心、德克薩斯州達拉斯市政廳、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東館等都是貝氏的手筆。


擅長現代主義建築
  貝聿銘的作品以公共及文教建築為主,善用鋼材、混凝土、玻璃與石材,設計風格被歸類為現代主義建築。其設計的建築外形都經精心挑選,以求配合該建築物的用途。貝氏又認為,建築設計與文化、業主、政府和經濟有關係,因此往往可於其設計的細節上找到該建築物座落地點的文化、設計及當地特色,更會顧及都市設計、社區的空間與意識。例如位於卡塔爾首都多哈的伊斯蘭藝術博物館,外形雖以方塊組成,但窗戶及外牆上的拱頂弧線,卻保留了伊斯蘭建築風格,是當地文化與現代感的有趣結合。他的不少作品都設有內庭,串連內外空間,並著重引入自然光,讓光與空間的結合,產生萬般變化,「讓光線來作設計」是其名言。


中式傳統現代化
  雖為華人,但大半生也在外國生活和工作,貝聿銘為中國設計的建築物著實不多,但當中加入的中國元素已見他的心思。他為家鄉設計的蘇州博物館雖以直線及三角幾何為外形主題,但牆上的窗戶、傾斜屋頂及館內的庭園卻帶著中式房舍的影子,把中式設計揉合現代風格。而香港人熟悉的中國銀行大廈也是貝聿銘的作品,這座矗立於中區花園道的大廈由四個不同高度的三角柱體組成,呈多面稜形,以玻璃幕牆及鋁合金構成,高367.4米,於1989年落成時更是當時全港最高建築物。設計概念來自竹子的「節節高升」,象徵力量、生機、茁壯和進取精神,是中國傳統意念和現代先進科技的結晶。上文提及的內庭,其實也隱隱帶有中式傳統家園的影子。

 

譽滿全球
  貝聿銘的作品遍佈世界各地,要數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相信很多人會選擇備受爭議的法國巴黎羅浮宮博物館擴建工程。從外形上看來,玻璃金字塔確與羅浮宮的外貌格格不入,但想想博物館收藏了多種來自不同時代、類型及風格的藝術品,而作為羅浮宮的入口處,玻璃金字塔卻似在向準備進場的參觀者暗示館內展品的多元性。玻璃可令人在白天時仍能透過金字塔隱約看見羅浮宮,反光時又能反映巴黎的天色;金字塔晚上亮了燈時更像一顆寶石,已化身成羅浮宮的一件展品。作品斐聲國際,貝聿銘也因而奪得不少獎項,重要的包括1979年美國建築學會金獎、1981年法國建築學金獎、1989年日本帝賞獎、1983年得有「建築界奧斯卡」之譽的普利茲克獎及2010年英國皇家建築師協會皇家金獎。


傳承
  社會發展是現今香港及中國的重大議題,而建築與保育往往成為談論核心。貝聿銘認為,許多中國新建築缺乏本身的文化特色。建築設計要尋求變化,就要往前走,但過程中要回望自己的文化特色源自何處。而在北京古城的保護問題上,他更對北京的老城牆被拆掉感可惜,他認為老東西應得保存,而新建築應建在城外。
現年九十三歲的貝聿銘早在九十年代已曾宣佈退休,但實際上卻是退而不休,每隔數年總是有寶刀未老的作品面世,不少人認定06年啟用的蘇州博物館是其封刀之作,伊斯蘭藝術博物館及澳門科學館卻又相繼誕生。他育有三子一女,其中兩名兒子建中及禮中均繼承了父親的衣缽,更於1992年開設了貝氏建築事務所。貝聿銘的設計心得後繼有人,就如他的作品將繼續屹立於世界各地。

內容眾多,未能盡錄,歡迎訂閱或補購。
訂閱方法: 請按此處
補購查詢:歡迎致電《今日校園》訂閱部 2342-8298 (鄧小姐)
  • 校學零死角完整消毒方案

    校學零死角完整消毒方案

  • 智慧創作家

    智慧創作家

  • STEM教室必備的工具

    STEM教室必備的工具

  • Thymio

    Thymio

  • 科普教育類新書推介

    科普教育類新書推介

  • 教師俱樂部

    教師俱樂部

  • 海外升學熱點情報

    海外升學熱點情報

  • iPhoto

    iPhoto

  • 善用餘暇 學習科技創造您的未來

    善用餘暇 學習科技創造您的未來

  • Arduino 入門套件

    Arduino 入門套件

  • mi TEC 公共廣播系統 - WO HING RADIO CO., LTD.

    mi TEC 公共廣播系統 - WO HING RADIO CO., LTD.

  • 常識科STEM融創校本課程

    常識科STEM融創校本課程

編輯博客
全港首創中小學生法律實戰課程
2017-06-06
轉眼又到五月,再過兩個月便是學生們放暑假的日子,相信不少家長們已經開始為子女報讀有意義的暑期課程。科慧學習中心與國際知名律師行將攜手創辦全港首個可讓中小學生參與的小律師暑期課程,提供真實個案研究分析,讓學生們一嘗小律師滋味,在公堂上一較...
城大推出全新入學獎學金
2016-05-12
香港城市大學(城大)推出一項全新的入學獎學金計劃,以鼓勵本地優秀學生入讀。 新設立的獎學金計劃名為「城大香港精英獎學金」,為透過大學聯合招生辦法(聯招)及非大學聯合招生辦法(非聯招)申請入讀政府資助的本科生課程的學生而設。獎學金年期可長達四年,金額最多可高於本科生課程全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