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讀書 論寫作 - 專訪陶傑

英國文學功力深厚 當代華文流於表面
得知陶傑出身於報業世家,想必是受到父輩影響,因而從事文字創作,豈料陶傑竟說是靠喝「西洋墨水」,家庭反而對他沒有甚麼特別影響。「其實家庭對我來說沒有什麼影響,在英教育反而影響我更深。早期我在英國接受教育,早已接觸英國文學,見識英國的小品文、報紙和雜誌。我 認為這些都很好看,從中亦學習了文字創作的功夫。另一方面,我在香港時曾讀中國文學。兩者混合一起便成了我的寫作特色,所以跟家庭沒有多大關係。雖然家人昔日是在左派報紙工作,但他們一輩水準參差,文章平庸而無性格,根本不能相提並論,我怎可以受到這方面的影響呢?」
面談中,陶傑多次強調英國文學的優點,亦認為他的獨到就是吸取其中的精萃。他說﹕「我覺得英國的書很好看,他們都不是胡亂出書的。出版商印製一本書,可能在此之前已淘汰了九百九十九本,所以出來的多是精品文章。此外,英國人在文字功力亦相當深厚的。我們要懂得英文才能懂得欣賞,從中也有借鑑、共鳴,以及提供靈感,尤其是英國人對世界、人生的看法,很有一套,很philosophical (哲理性),跟中國人大大不同。我比英國人優勝的地方是會用中文,我比一般中文寫作的地方是我通英文,兩邊沒有的東西我都有。現代的中國人看法很膚淺,看得很表面。故此,如果我融合了英國小品文章的精神,在華文市場上寫作,想必是全勝的,因為很多人都沒有到達這個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