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情緒宜及早識別

每個人來到世界時,就像一張白紙,隨著成長,周遭的人和事逐漸替這張白紙添色加彩,摺疊成形,於是成就為亮麗的製成品。當中父母佔著最重要的角色。慢慢下來,老師和朋輩也走到面前,發揮著很大的影響力。孩子日漸長大,自有他的喜怒哀樂。不同的情緒變化,就像一天裡的日升月落,再衍為春夏秋冬的季節變化。在安全和受到保護的環境下成長,他們會表現得樂觀愉快,成就為健全的人格。反之,就會在心靈的深處埋下了抑鬱的種子。如果更不幸地失去了陽光的溫暖、雨水的滋養,他就會畢生承受著情緒的困擾,而無法自拔。
故此,孩子在成長時期的情緒調節和管理至為重要。因為這已是替這張白紙寫上道德規條、責任、知識、良心、榮譽等符號的時候了。而且,「壓力」這兩個字亦不知不覺間悄然而至,漸漸把他們迫得透不過氣來。問題是甚麼時候該讓孩子學習情緒管理?其實,學習這些調節和管理情緒的方法和技巧,創造有利的學習情境,均與最親近的家長、教師有著密切關係。可惜香港生活節奏緊促,家長有家長的忙,老師也有老師的忙,總之各有各忙。而這些關係到孩子情緒調適和個人成長的問題,如該如何得以妥善處理呢?本期封面故事就以「孩子情緒‧宜及早識別」為期,希望能與大家共同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