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逢《牛津高階英語詞典》(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 出版70週年紀念,牛津大學出版社早前發表了最新的《從詞典看語文學習》調查結果,報告不乏「有趣」且「發人深省」的數據,喚起我們思考: 在21世紀這個資訊科技發達、高度資訊化的年代,網絡、即時訊息工具大行其道,上一代的產物必然受到科技的衝擊。詞典從紙本發展到詞典機,網頁版詞典,手機程式版詞典,傳統厚重的紙本詞典能否在這個時代屹立? 詞典電子化對學習帶來甚麼影響,又會衍生甚麼問題和爭議?
從詞典使用情況看語文學習
調查結果揭示了紙本詞典使用率下跌的現象,根據《從詞典看語文學習》調查結果,約7成受訪者在過去3個月曾經使用英漢雙解詞典,其中72%受訪者使用網頁版,58%使用手機程式版,只有38%使用紙本。在高度資訊化的年代,這個現象合乎常理,可以理解。紙本詞典比起手機程式版及網頁版的詞典,有一個明顯的壞處: 紙本詞典厚而重,不方便攜帶; 而手機程式版及網頁版的詞典卻方便使用。
那麼紙本詞典有何優勝之處?
Involvement Load Hypothesis 提出,做一件花費越多時間心思,記憶會越深刻。毫無疑問,使用紙本詞典的程序較使用電子版本繁複。以學生版的英漢詞典為例,詞語按英文字母排序。要找到想要查詢的詞典,需按英文字母的順序翩頁,這絕對比起敲打鍵盤深刻。可見,使用紙本詞典比起手機程式版及網頁版,記憶會更深刻,有利於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