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科真正能訓練思考?
在我的培訓工作中,接觸不少老師都認為數學科基本上很互動,且科本特性就是訓練思考,故很多數學老師都以教數學而自豪!
沒有錯!如果學生透過思考分析、邏輯解難去理解及挑戰數學題目,是可以提升思考能力的,所以數學科典型教學策略,就是講解完要教的數學原理及步驟後,讓全班同學一起嘗試做數,這樣確實比其他傳統單向講解的科目,來得多「互動」和「思考訓練」空間。曾首次被我參觀的?大部份數學課堂中,當做數學題時,學生們真的不斷在堂課簿或工作紙上書寫,忙得不可開交。
有趣的是,如果你仔細看去,很多時由於老師給予的時間不足,大部份學生都未及思考和落筆,老師已急不及待地,一是自問自答地將答案寫出,一是請全班做得較快的同學出來做,而其他同學都不需思考就只趕著將屏幕上或黑板上的答案抄下。
學生的互動,很可能只是大部份學生不用思考而忙於抄錄別人答案的現象。再想深一層,哪些趕著抄的都應該是數學或思考能力不高的學生,其實他們更需要空間去思考,相反那些最快完成被抽出的,本身的數學或思考能力相對高,而做這些普通題目根本不用深思,即沒有足夠的挑戰以提升其思考力。這樣,能力高及低都沒有得益!活動是做了、體力是用了,只是都沒有用在思考和數學能力的發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