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臨被虐待慘死案,全城痛心與震怒,但在不絕痛罵臨臨父親與繼母喪心病狂之餘,究竟我們能為這群孩子做些甚麼呢?臨臨兄妹遭遇,實屬冰山一角,如何提高公眾對虐兒及家暴問題的意識,和檢視現行政策,實在刻不容緩。
童年,應該是人生中最單純、最快樂的一段歲月。但不可否認的,此時期的兒童正如同一張白紙,近黑則黑,近紅則紅。若孩童在妥善保護的環境裡長大,對孩童的成長是有益的。但若是在暴力、色情或其他足以對兒童成長過程造成負面影響的行為下成長,必然對其心智、行為發展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進而影響社會。
兒虐究竟是從何時開始的?也許最初只是家長偶發的情緒化教養行為,久而久之,它逐漸演變成一種慣性的過當教養方式,這些教養行為對孩子內心造成的傷害與陰影將隨著他的成長不斷累積,而我們更懼怕的是,當家長不當的教養行為演變得愈發嚴重,最後會否失手造成無法彌補的遺憾?
事實上,不當教養觀念與行為,往往是虐兒事件的根源之一。我們必須反思家教和學校教育,教導年輕人在升任父母後如何管教子女,已是刻不容緩的事!臨臨事件令我們反思社會現時社福政策的缺失。相信不少學校的警覺性會增強,提醒教師留意學生是否有懷疑受虐情況,但擔心三四年後,警戒漸減,今次的悲劇可能會重複發生。
父母、師長都是孩子身旁最親近、最信賴的成年人,如果孩子遇到家庭問題、家暴等,家中已不是安樂窩,學校可說是他們唯一的避難所。可是,現時全港小學及中學設有駐校社工服務,大部分均是多校一社工,即是一位社工走訪多間學校,亦不是如老師般是學校全職員工,有些學校只以投標方式,與社福機構合作,提供駐校社工服務;而剛納入免費教育系統的幼稚園,一般園校並沒有社工,教育局和社署也沒有向幼稚園提供清晰的虐兒個案處理指引; 縱使學校設有社工,可是一周只有數小時服務幾百位學生,根本與學生難以建立關係,不能深入了解學生或家長需要,同時只能被動等候老師轉介或學生主動求助。
失望在香港如此發達城市對學生及家庭支援政策卻是如此 「單薄」 。期望教育局及勞福局盡快檢討現時支援家庭及學生問題,由過往被動協助有問題家庭變為積極介入,把活在黑暗中的孩子拯救出來;希望大眾正視兒虐的嚴重性,為兒童生存權盡一份心力,讓每位孩子都能擁有平安長大的機會。願 「臨臨」 小女孩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