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之前的話題,筆者在與學校同事分享和討論的過程中,明白到在現時初始階段,大部分學校實施 STEMaker 習作都是傾向 「部分」 甚至 「準制度化」 的形式,這個比較觀望的取態,正好反映到在教育機構,學校推行 「改變」 (change) 的時候,需要小心處理的幾個重點 (註一)
* 「改變」 的目標是否清晰而有指導作用
* 有份參與同工對 「改變」 的目標是否理解和認同?各人的理解和認同程度是否共同?
* 有份參與的同工是否具備推動和進行這 「改變」 的所需的能力 (capacity)
在本欄前數期的實例中,可以看到實施 STEMaker 習作這個 「改變」 ,是需要兩大類別的能力,引用 「美化校園計劃」 例子,當中是有 「數學」 科與 「設計與科技 」科的同工參與,而所需的第一個類別能力就是 「分析學習元素」 和 「配對學習內容」 等課程規劃能力,即是選取和規劃 STEMaker 習作所牽涉的 「STEM素養」 ,以切合學生在推行這個 STEMaker 這個習作時的需要。另一類別能力,就是施行和推動揉合設備,資料和知識去解決真確生活困難的動手創新 「大任務」 (Big Task) 的能力,有別於一般的解難學習,這些 「大任務」 是要處理「不確定的難題 」 (ill-definied problem) , 沒有既定的 「解難路徑」 (ill-definied solution path) , 當然也沒有既定而又統一的答案,而只有多元可能性的解決方案 (a multitude of solutions) , 所以,這個充滿不確定的教學過程,是需要有別於一般知識教授課堂的教學能力,若果要作類比,這種能力是接近推行 「專題研習」 (Project Learning) 的能力,不過不同之處是 「專題研習」 多是由 「知識」 建構 「知識」 ,而 STEMaker 習作的 「大任務」 是揉合知識、設備和資源加上創意去為 「人造世界」 (made-world) 帶來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