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城之宋代歷史遺蹟 「宋王臺」
宋王臺歷史遺蹟位於九龍城區土瓜灣北部,古石碑現存於1959年年底開放的宋王臺公園內。宋朝末年,宋端宗趙昰(1269-1278)為躲避元朝軍隊的追殺,在國舅楊亮節(?-1279)、「宋末三傑」文天祥(1236-1283)、陸秀夫(1236-1279)及張世傑(?-1279)等人護送下,從廣東沿海逃難到今日的九龍城一帶,當時稱為九龍官富場(九龍東部的官方鹽場)。宋帝逃難南來香港,得到本地居民的迎接招待,因而在此興建行宮──「二王殿」,其後發展為「二王殿村」,因為四周建有防禦圍牆,加上毗鄰九龍寨城,故此改稱為「碼頭圍」,即今日的馬頭圍一帶,並於1962年興建馬頭圍公共屋邨。
宋端宗遇溺駕崩後,由其弟衛王宋帝昺(1272-1279)繼位,並由張世傑護送,最後陸秀夫背著宋帝昺在新會崖山投海而亡,年僅只有七歲,南宋亡國。當時的香港居民在馬頭涌海濱一帶的聖山山頂巨石上刻有「宋王臺」三字,以紀念南宋兩位皇帝逃避元軍暫居香港之事跡。相傳宋端宗常常在巨石下的洞內休息,同時可容納十多人,也就是宋帝「石殿」的所在地。刻石期間為了避免得罪元朝君主,故以「王」代替「皇」。宋王臺石碑曾於十九世紀初重修,因此旁邊刻有「嘉慶丁卯重修」,重修之年即為18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