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時今日,香港幾乎每天都有虐殺動物事件,虐殺動物事件大多發生在寵物、流浪動物身上,事實上,虐殺案只是冰山一角,類似的新聞可謂無日無之,也最令人髮指!
白雪狐養殖場殘殺雪狐,取其皮毛製造皮衣,一隻隻被活剝皮毛只餘肌肉殘軀的動物屍體吊在一起,看去很令人不舒服。另一隻活兔子,被拉直四肢,縛在長木棍上,進行拔毛酷刑。假如說人類只求滿足衣食所需,而被迫殺害動物,也就算了。但以上這些例子,而不只是滿足基本需求,而是要求「生活質素」,卻把個人的快樂建築在動物的痛苦之上。
動物倫理學家相信,人怎麼對待動物,就會怎麼對待人。殘忍對待動物的人,雖不一定會虐殺他人,但至少不會制止殺人。如果從虐殺動物的過程中感受到快感,那麼問題更嚴重。動物有權利和人類共享生命倫理,因為人與動物的生命有太多相同之處,共同居住在這個地球,人類都是從動物身上認識自己的生命。
虐殺動物事件,香港確實有需要成立專責部門監察有關情況,防止事件再發生。而且需要修改虐殺動物法例,及加重虐殺動物的罰則並推動愛護動物的風氣,保障動物權益;目前在中小學推動生命教育中,檢視各學習階段的課程教材,所謂的「生命教育」,多是關注如何尊重自己的生命,在動物保護這方面卻相對薄弱。
事實上, 從小學階段就開始培養孩子有這種概念,愈早教愈好,生命教育要讓孩子知道,不只愛護自己的生命,更要愛惜包括動、植物等所有生命;透過生活中的情境激發孩子。
除了學校教育,社區中的生命教育也很重要。就算孩子有概念,若父母沒有正確的觀念,孩子也難以建立正確的認知。社區教育方面,不用像課堂般講聽,而是可以再深入瞭解社區的問題後,透過實際替當地解決問題來達到教育效果。例如有地區貓咪過量繁殖,已經對當地人造成困擾、引起反感,這時一味灌輸不會有效果,但可以提供比虐殺、捕捉等更好的解決方式,過程中自然可以減少人跟動物間的衝突,這確實要有賴政府、各動物保護組織和大眾的重視,才能持之以恒,真正減少虐殺和加強保護動物的最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