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境,註釋生命

中國人十分重視春節,除了傳統祭祀及賀年活動等習俗外,春節期間的言行舉止也會比平時較為溫文有禮,所以春節期間氣氛特別和諧,寧靜無爭議的社會確實令人嚮往。事實上,歷史告訴了我們中華民族總喜歡好武鬥狠,只要跟自己的看法不合,或雙方潛在利益衝突,便容易發生口角甚至動武。過去一年,香港政治上甚至是市民於日常生活上都出現不少爭議,並出現多次「不必要」的衝突。編者是一位和諧的追隨者,每次看到任何爭論都不情願分享意見,除了本身沒任何意見可提供外,亦認為社會少一人發聲,事情便少一點複雜,便早一點了結。
由於每個人的文化背景關係,出現意見不合十分平常的事,就算一對好拍擋或好知己,都會對某些事持有不同看法,視乎持分者的接受程度,亦即是「底線」。筆者還發現其實還有一種叫「接受能力」,佛家有一個有趣的比喻:無論我們如何踐踏大地,對大地來說也只是微不足道的影響,因為它有能力「承擔」!
任何人都可擁有一個思想自由,因此有不同的看法應予以支持,但也應該時刻將心比己,從他人角度思索一下,考慮他人的出發點,可令事情發展得更圓滿。情況就如春節期間,各人抱著歡愉心情與身邊的人互相祝福,對未來是充滿盼望,這樣心境自然會得到安靜及舒暢,生命才有動力,社會便更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