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coding 文化

在上一次的專欄中,我跟大家分享了如何在校內開展Coding 課程。在校內推行Coding,目標並不是落實在電腦科課程加入Coding 元素,我們的目標是要讓校內建立Coding 的文化,讓學生在不同的學科都可以運用到Coding 去展示學習成果或解決遇到的困難。這樣,學生才可以有效掌握Coding 的概念,並將知識與技能融入或連繫到日常生活當中。我們教授Coding 的原因,目的就是為學生預備將來,讓他們具備將來生活需要的技能。因此,將Coding 連結到不同的學習範疇是重要的,也是必須的。我們要讓學生明白Coding 是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
文化的建立就是習慣的養成,要將行為變成習慣,就一定要有一系列活動,讓學生經常重複接觸並進行實踐。所以,單憑一星期一至兩節的電腦課並不可以在校內建立Coding的文化,各科的配合是非常重要的。今天,我就會跟大家分享本校的一個將Coding融入學科的案例,供大家作為參考。我也希望各位能從中得到啟發,能夠想出在不同學科融入Coding的學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