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暑期活動,適合不同腦部特性的孩子
人的腦部,隨著每天經歷的事情不斷改變。之前亦曾與各位分享,哈佛大學的研究顯示,每天彈琴兩小時,五天共十小時後,已經發現負責控制手部彈琴的神經網絡明顯地擴展,即十小時已能改變腦結構。倘若學生/子女放暑假,每天花十小時去進行一類活動,五十天的暑假後,其腦部結構會產生極大的改變,問題是變得更好,抑或變得更差而已。
改變究竟是好抑或是壞?取決於孩子個人腦機能的偏向性。例如左腦較右腦活,則較自我及喜愛分析研究,個人活動;右腦較左腦活,則較社交及喜愛群體活動;前額葉強於頂葉,則偏好性強、投入做事時易不理別人、易一意孤行;頂葉強於額葉,則處事希望面面俱圓,易被環境及他人影響,無法完成自己定下的計劃和任務。這種腦機能的偏向性,就形成我們的性格,既然性格與腦區強弱相關,腦區的神經網絡可改變,即性格亦可改變。
腦部不同功能,既合作,且競爭。倘若某一區域的功能太強,自然會將資源發展取去,導致較弱的區域更弱。倘若不均衡或不協調情況太嚴重,就會出現學習、情緒、行為障礙 。例如左丘腦敏銳,右丘腦遲緩,再加上集中力太強,注意力和放鬆力太弱,而處事時右前額活躍於左前額,則是嚴重的自閉症 (基於筆者過去兩年為十多間先導學校掃描三百多位學生收集到的數據,並與韓國過去十多年利用腦波掃描研究所得數據作比較印證後的結論)。倘若我們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問題,與哪個腦區有關,我們便可因應較弱腦區的功能,尋找能刺激該腦區的活動,利用暑期或課餘時間,讓孩子重複進行那些活動,久而久之,不單性情會改變,甚至學障等問題亦能減輕,而不需單靠藥物或專家提供每星期一兩小時的行為治療。
改變究竟是好抑或是壞?取決於孩子個人腦機能的偏向性。例如左腦較右腦活,則較自我及喜愛分析研究,個人活動;右腦較左腦活,則較社交及喜愛群體活動;前額葉強於頂葉,則偏好性強、投入做事時易不理別人、易一意孤行;頂葉強於額葉,則處事希望面面俱圓,易被環境及他人影響,無法完成自己定下的計劃和任務。這種腦機能的偏向性,就形成我們的性格,既然性格與腦區強弱相關,腦區的神經網絡可改變,即性格亦可改變。
腦部不同功能,既合作,且競爭。倘若某一區域的功能太強,自然會將資源發展取去,導致較弱的區域更弱。倘若不均衡或不協調情況太嚴重,就會出現學習、情緒、行為障礙 。例如左丘腦敏銳,右丘腦遲緩,再加上集中力太強,注意力和放鬆力太弱,而處事時右前額活躍於左前額,則是嚴重的自閉症 (基於筆者過去兩年為十多間先導學校掃描三百多位學生收集到的數據,並與韓國過去十多年利用腦波掃描研究所得數據作比較印證後的結論)。倘若我們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問題,與哪個腦區有關,我們便可因應較弱腦區的功能,尋找能刺激該腦區的活動,利用暑期或課餘時間,讓孩子重複進行那些活動,久而久之,不單性情會改變,甚至學障等問題亦能減輕,而不需單靠藥物或專家提供每星期一兩小時的行為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