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賴H3C優質網絡建設
早前教育局與書商就教科書問題討論得如火如荼,更銳意撥款學校自行開發電子教科書,可見電子課本乃大勢所趨。然而,因著不同原因,令到大部分學校多番考慮而遲遲未能起步,其主要包括學校資源有限,軟硬件配套不足等。香海正覺蓮社佛教陳式宏學校深明電子教材的重要,遂擔當領航角色,率先在三年級推行英文科電子教學方案。
電子課本 鼓勵自學
佛教陳式宏學校呂愛玲校長表示,在教育局資助下,佛教陳式宏學校與姐妹學校黃藻森學校合共申請獲得290萬,進行英文科的電子學習試驗計劃,目標是設計及製作36課次單元的電子書,完成後,就可向小一至小三的學生推行英文科電子課本,而計劃的第一階段則由三年級開始。
由籌備至推行電子教材,整個開發過程長達兩年,兩校組成了教師製作團隊,針對學生的興趣和需要,度身打造最切合學生的教學內容,電子課本除了包含合符學生程度的文章和圖片,更有大量多媒體素材,例如影片,動畫和互動遊戲,增加學生自學的興趣。
因應需要 及時升級
負責技術支援的康亮喻老師認為,電子教學方案最先要解決是電腦軟硬件的支援,尤其是網速的要求,更是重中之重。佛教陳式宏學校今年有五班三年級學生,共配置了 60 部平板電腦,可讓學生一人一機使用,最多可供兩班同時使用。學校早於 2006 至2007 年安裝第一批無線網絡連接點,那時候無線網絡制式以 a /b 為主,現在推行平板電腦教學,每部平板機均需要即時連線,且存取的資源以多媒體為主,令網絡流量大增,由於校方及時升級至 H3C 無線網絡基建,有效確保網絡服務的水平及穩定性。
學校選擇 H3C 的無線網絡連接點其中一個考慮是它具備可攜性。目前三年級共有五班,但未必五班同學需要同時使用,H3C 的方案可以在有限的資源下,令五班學生都能受惠。當作為多功能型無線網絡連接點時,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