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十分重視孝的觀念,不但要孝順自己的雙親,對祖先、聖賢都要表達思念之情,古人所提倡的「慎終追遠」,意思正是如此。近年,節日氣氛變淡,無論是喜慶熱鬧的春節,還是普世歡騰的聖誕節,都漸漸失去原本的色彩,節日就好像只是假日,清明節也不例外。忙碌的香港人連在港親人都愈來愈少見面,更何況是要長途跋涉的拜祭,既花時間、金錢,又要體力勞動,當然是可免則免。近來更興起網上拜祭、代客祭祖的服務,助現今的人盡孝,但這真是清明節的意義,真能代替身體力行的表現嗎?
清明節的起源
清明節是全年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五個,在「春分」之後十五天,故它不是固定在西曆中的特定某一天,也不是以農曆來決定。命名為「清明」,是形容每到清明,天氣回暖,雨水漸多,洗滌大地的新景象。
清明只是一個氣節,後來卻變成一個節日,為甚麼?相傳西周時,掃墓習俗已經開始。到了唐朝,更是盛極一時,不過當時寒食節才是重要的祭祀節日,清明只是次要。宋代朝廷更規定「太學」、「武學」由寒食至清明放假三天,讓師生皆可掃墓祭祖。後來,由於清明與寒食節相隔只有一天,兩者的界線變得模糊,慢慢便變成同一個節日--清明節。
占星學中十二星座的開始及結束的日期,或其前後一天,必定是二十四節氣中的中氣,十分有趣。
介子推的傳說
相傳在春秋時代,晉國有位清官叫介子推,因局勢混亂,護送當時準備繼位的重耳離國。途中肌寒交迫,介子推毫不猶豫割了自己的肉,煮熟讓重耳吃,望他日後安然返國做明君。流亡結束後,重耳成了皇帝,是為晉文公,卻一時忘記了對他有恩的介子推。後來晉文公想起舊事,派人請介子推領賞,才知他已經與母親一同隱居綿山。其中有人獻計放火燒綿山,指孝子介子推定必背著其母親出山。大火燒了三天三夜,都沒有介子推的蹤影,後來在某楊柳樹下發現他倆的屍體,更在樹洞找出一塊布,上面有著勸諫晉文公的血字。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定了這天為「寒食節」,全國禁止用火。翌年,晉文公到綿山拜祭時,發現那棵楊柳已經長出嫩條,折了一條編成一圈戴在頭上,更把樹賜名為「清明柳」,定這天為「清明節」。當時的百姓都紛紛仿傚,為表紀念介子推的忠誠,習俗便得以流傳下去。
介子推與母親。
清明節的意義
清明節是中國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也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不論是紀念忠臣的傳說,還是為了追念先人,清明節的真義都是關於飲水思源、不忘本。不說紀念聖賢這麼「遠古」的事,光是祭祀血脈相連的祖先,對現今的人來說已是難能可貴。其實清明節是讓人思念親人的好日子,亦是認識家族文化的好機會,藉著親身登山、除草、拜祭,以彰顯孝心,更要謹記祖先的教誨,將家族精神流傳下去。這些約定俗成的儀式一直流傳至今。
祭祀先人
掃墓習俗源自唐朝,由於墓地多位於郊區,出城掃墓便成為年度大事。每到清明前後,定必看到車水馬龍的盛況。掃墓可分為三個步驟:修整墓地、祭祖及壓紙。後人先清理墓地的雜草,修葺損毀的地方,使墓地變得整潔。之後便可放下祭品如水果、鮮花,進行拜祭儀式。最後,後人可在墳上放下長形的紙條,用石頭壓著,以示祭祀完畢。
清明上河圖有部份顯示了清明時期古人出城掃墓的熱鬧情形。
踏青插柳
清明節除了祭祖掃墓之外,還因為大地回春,是一個郊遊的好時光,故清明節又名「踏青節」,清明踏青又稱「春遊」。古人會於曲江郊遊、蹴鞠、拔河、鬥雞等活動,不過在現今社會,只有放風箏得以保留。古人亦會攜帶甜酒美食,在掃墓完畢後席地飲宴,作樂一番。另外還會在門戶上插柳枝,不但有紀念先人的意思,更是因為相信楊柳有辟邪作用。
雕畫雞蛋是古時寒食節的習俗之一,亦得以保留於清明節。
網拜和代祭
新世代為了種種原因如省卻時間、金錢等,令網上拜祭及代客掃墓開始流行。前者是利用網頁虛擬祭祀大堂,提供不同風格的版面和音樂選擇。網頁上會有先人的相片、生平,透過簡單的操作,便可進行為其上香、敬酒、獻花等儀式,親友亦可留言,抒發心中對故人的思念。後者以公司作為媒介,服務包括代客清理墓地、墓前播放哀樂、獻上祭品等,公司更會把整個祭祀過程錄製成光碟,以保證服務的質素。客人只須列明祭祀要求和特別事項,花數十至數千不等的價錢,便能找人代勞。不過,網拜和代祭是否能代替子孫親自上山掃墓呢?值得深思。
歌迷為藝人張國榮建立的虛擬墓地,藉此抒發對他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