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習慣是人在神經系統中存放的資本,這個資本會不斷地增長,他畢生都可以享用它的利息。而壞習慣是道德上無法還清的債務,這種債務能以不斷增長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創舉失敗,並把他引到道德破產的地步。」這是由著名俄羅斯教育家烏申斯基提出的。習慣絕對是左右你命運的關鍵之一,培養出好習慣將會是你邁向成功的第一步。
(中題) 習慣是甚麼?
習慣是一種行為傾向,一種只有身體記住、自動化的行為,就像反射動作一樣。例如執起鉛筆、原子筆書寫的姿勢,執筆的動作是自動化的,隨意就能擺好寫字的姿勢;拿起不慣用的毛筆時就完全不同。孔子說:「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是指長時間養成的、不易改變的生活方式。小孩不習慣執筆,每次也要看看自己的手勢正確與否,很不自然。但經過一個月、一年、十年,已養成執筆手勢,就算不正確也很難改善。習慣也不只限於動作或行為,也可以包含情感及思維的處事手法。遇上困難時,有人會選擇積極面對,也有人選擇消極逃避,這是各人不同的習慣。培養出來的習慣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求。動作、行為大都是滿足物理上的需要,如執筆的習慣是為了書寫。處事手法的習慣大都是滿足心理上的需要,如遇上困難時,選擇積極面對的人會滿足於克服困難的成功感,選擇消極逃避的人會得到免於失敗的安慰感。
執筆是一種習慣。經過學習,變成自動化的手勢,而且不易改變。
(中題) 為何要培養好習慣?
要知道為何要培養好習慣前,先要知道甚麼為好習慣。
「能夠讓自己快樂,幫自己解決問題,也能夠讓別人快樂,幫別人解決問題,這樣的規律行為,就叫做好習慣。」這是由專門研究「習慣」的台灣心理學權威柯永河教授所提出的。人生大概只有一成的事情是完全不受自己控制,而其餘九成也與你的習慣連上關係。你的錢包不見了是一件不幸的事,但大多數也和你亂放錢包的習慣有關。你被公司解雇,是否跟你遲到的習慣有關?或是跟你待人處事的習慣有關?假如你患上腸胃病,「受病毒感染」是不能控制的那一成,飲食、餐前洗手等習慣就是另外的那九成。
美國心理學家做過研究,發現人類作出決定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通過計算衡量,第二種卻是瞬間的直覺。研究指出當面對複雜事情時,直覺往往比計算衡量更能達到理想效果。直覺是依靠學習和經驗積累所得的,而由學習和經驗培養出來的就是習慣,所以直覺是依賴習慣而作出的決定。只要能夠培養出良好的習慣,不但能掌握自己九成的人生,也能瞬間做出更可靠的決定。
研究指處理愈簡單的事,計算衡量較可靠;處理愈複雜的事則直覺較可靠。
(中題) 如何培養好習慣?
要培養一個習慣其實是需要技巧的,美國一項研究指要養成一個新習慣約需要二十一天,而且還是按習慣的複雜程度而定。簡單的習慣需要二十一天,複雜的可能需要四十天或更長的時間,期間需不斷重複習慣的內容,堅持的時間愈長,愈能變成習慣。以下是筆者綜合不同專家意見而得出的提示:
(小題) 每次只培養一個新習慣
培養一個習慣需要專心一致,假如一次培養數個習慣,很容易會顧此失彼,最後一事無成。因此如果你想培養數個習慣,就要在培養出一個習慣後才試另一個,效果會比較好。
(小題) 公開承諾及報告進度
培養習慣需要很大的決心及原動力,單靠一人之力是很難堅持的。把要培養的習慣和進度告訴家人或朋友,讓他們成為你的原動力。在你堅持時給予讚賞,在你想放棄時給予鼓勵及支持。
「全世界注意,今日起我要每天跑步三十分鐘。」
(小題) 要有明確目標
習慣並非虛無縹緲的東西,習慣是一種行為,或是一種處事手法。不要只說每天閱讀英文報章,而是要說每天要讀多少篇英文報章。愈是明確的目標,就愈能幫助你把它培養成習慣。
(小題) 即時執行
有改變的,不要想要培養多久,不要想多困難。縱使是微小也要即時有改變,循序漸進,慢慢把這個改變融入日常生活中。當你回過頭來,這習慣已經成為你生活的一部份。
(小題) 堅持,再堅持
培養一個習慣並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成功。它需要的是技巧、決心及無限的堅持。也許你身邊的朋友比你優勝,培養習慣比你快。但只要一直堅持,就一定能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