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magazinecontent/thumb_b/034998705266.jpg)
在武漢肺炎疫情下,不少市民都要戴口罩防疫,大家都盡量減少外出,避免人群聚集感染,所以一到假日,不少市民希望可以走到郊區山上,除下口罩呼吸新鮮空氣。不難見到香港人一窩蜂湧到各大行山熱點,攻陷多個山頭,不過部分缺德者將口罩隨處丟棄在山徑旁或叢林中,情況引起關注。
海洋生態研究組織 「OceanAsia」 負責人 Gary指出,最近大量防疫垃圾,包括用完的口罩衝上香港的沙灘。在短短100米的沙灘上,就已經可以拾獲近 70 個不同類型口罩。
除了疫情嚴峻外,口罩短缺更為嚴重,香港政府實施公務員數星期在家工作,幼稚園中小學大學都停課,令街上人流減少,即使要上班的,都盡量叫外賣,減少在餐廳與人接觸的風險,不少食肆都見到長長的外賣人龍,下班寧可盡早回家,家庭主婦更是一次過買足一星期食糧,盡量減少外出同使用口罩的次數,不止排隊人數,就連丟棄的外賣垃圾數量亦十分驚人!
現時香港及內地每天需要處理的垃圾量已超出負荷,因此,除了保持勤洗手,加強清潔衛生習慣外,也應從源頭減廢,保護環境。
「不是垃圾站 (Waste-no-mall) 」不是傳統回收站,是民間自發的社會運動,是一個香港居民自發在居住地區的公共空間所擺設的回收站,首個不站於 2016 年在新界元朗設立。回收站由當區街坊主導,主要收集和分類多種回收物如塑膠、玻璃及紙等,並根據不同回收物送往指定回收處理透明度高的回收商。部分不是垃圾站亦設有物資分享站供街坊捐贈及取走二手或全新物件。每區的不是垃圾站分別在每月特定日子及時間進行。
希望香港人此時此刻,更能守望相助,藉此活動推動大眾主動關注自己居住地區的回收問題,自發參與減廢活動,齊齊保護我們的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