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
為考試作好準備,獲取實用建議及訓練技巧,於考試中才能爭取佳績,熟能生巧,有效應用所學技巧,以爭取更高分數!
出處: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31回:“俗話說的‘熟能生巧’,舅兄昨日讀瞭一夜。不但他已嚼出此中意味,並且連寄女都聽會,所以隨問隨答,毫不費事。”
故事:
從前有個叫陳康肅,號堯咨的人,箭術精良,舉世無雙。他因此心裡非常的驕傲,常常誇耀自己的本領。“我的箭術沒人比得上。你們有誰願意跟我比比看啊?”
“師父,您實在是太高明瞭,我們怎麼比得上您呢!”“是啊,我們還要多跟您學習,學習呢!師父你再表演一下,讓我們開開眼界嘛!”這些想從陳堯咨那兒學得箭術的年輕人,每天都說些恭維他的話,讓他開心。
有一天陳堯咨帶著徒弟在院子裡練習射箭,有一個賣油的老翁正好走過,便停下來看。陳堯咨舉起瞭弓,搭上箭,一連發出十枝箭,每支箭都正中紅心。徒弟們在旁邊拍手叫好,陳堯咨也很神氣的對老翁說:“你看怎麼樣?”那個老翁隻是微微點頭,並不叫好。
陳堯咨心裡很不舒服,不客氣的問他:“喂,你這個老頭也會射箭嗎?”“不會。”“那麼是我的箭射得不好嗎?”“好是好,不過,這隻是一平常的技術罷瞭,並沒有什麼瞭不起。”“老頭兒,你說的是什麼話?竟然這樣悔辱我們師父。你知不知道我們師父的箭術,沒人能比得上。你簡直太看不起人瞭。”
“年輕人,你先別生氣,我說的是真話。你的箭術的確平常的很,沒什麼值得誇贊的。”“老頭兒,聽你這麼說好象很內行,那你就露兩手給我們瞧瞧。不服氣就比畫比畫。光說不練你有個什麼用!”“小兄弟,這射箭的本領我可沒有,不過讓我倒油給你們看看。”“倒油,這還用得著你這個老頭來表演嗎?倒油誰不會?別開玩笑啊!”“你們還是看瞭再說吧。”
老翁說完,就拿瞭一個葫蘆放在地上,又在葫蘆口上面放瞭一枚有孔的銅錢。然後舀瞭一杓油,眼睛看準瞭,油杓輕輕一歪,那些油就像一條細細的黃線,筆直的從錢孔流入葫蘆裡。倒完之後,油一點兒也沒沾到銅錢。
老翁很謙虛的向陳堯咨說:“這也是一種平常的技術罷瞭,也就是熟能生巧的道理啊!”陳堯咨聽瞭十分慚愧,從此更加努力的練習射箭,再也不誇耀自己的箭術。後來他的人品和箭術一樣好。